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9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34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79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21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金针菇菌丝体静置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碳源为2%,氮源含量为0.1%,采用液本静置培养方法,研究了金针菇Fq-19菌株对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和生长因子的利用。试验表明,金针菇Fq-19菌丝营养对有机氮的利用比对无机氮强,有机氮中,其对复合氮素如酵母粉、蛋白胨、黄豆粉的比单一氮素如尿素、谷胺酰胺强,在无机氮中,其对铵态氮的利用较强硝态氨基本上不被利用。金针菇Fq-19菌株对碳素营养的利用较很广泛,在多糖中,对玉米粉的利用最好。其次是可溶性淀粉,对纤维素的利用较差;单糖 的葡萄糖,双糖中的红糖、白糖、蔗糖、麦芽糖是理想的碳源,在缺碳素营养、氮素营养的培养基上菌丝不生长。添加生长因子可促进菌丝的生长,以葡萄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金针菇Fq-19菌株适宜C/N为17-24:1,最适宜C/N为20:1。当C/N比为20:1时,菌丝生长旺盛,对营养利用较为合理。除碳、氮源外,维生素B1,K,P,M是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必须因子。  相似文献   
99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不加火焰)测定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铋碘阴离子与碱性染料阳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的胶束增溶光度法近有报道。而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不用火焰)测定铋的含量尚未见报道。本文根据铋碘阴离子与罗丹明B形成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90nm的特点,以钠灯作光源,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兼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并与721型分光光度计比较,结果满意,证明是可行的。 1 试验部分 1.1仪器与药品 WYX-401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沈阳市分析仪器厂)  相似文献   
993.
作者首次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方法,对方铅矿中的银作了研究.在EPR谱图中得到一条Gauss线型的精细结构(FS)谱线,证明方铅矿中有晶格银(Ag~+)存在,同时,论证了FS谱线产生的原因,并用FS谱线相对强度对比法计算了晶格银的浓度,为方铅矿等硫化物中银的赋存形式的研究开创了新路.  相似文献   
994.
以杂多酸H3PW12-nMonO40·xH2O(n=1,3)和三聚苯胺H2N-N-N-NH2为原料制备了钼磷杂多酸/三聚苯胺掺杂材料,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粉末射谱、热重分析等对此材料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其在不同有机溶剂(DMF,NMP〈CHCl3)中的溶解度,材料的荧光光谱表明,在366nm和863nm 处均有较好的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995.
几类杂环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能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CNDO/S-CI方法编制的程序,对几类氮取代杂环化合物进行二阶极化率计算,从微观上探讨了杂环、取代基等对微观分子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的影响.认为:我们所设计的化合物具有很高的分子微观二阶极化率,环的掺杂以及取代基的性质影响二阶极化率.为寻找优质非线性光学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以不锈钢片为基底,制备了聚苯胺 苯乙烯磺酸盐复合膜电极·研究了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并用电化学方法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法,证实其为具有n型掺杂特性的复合膜电极·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小波变换的Mallat算法,求取智能露点仪温度曲线的拐点,这种算法的显著特点是可于背景噪音中很好地提取用用信号,在3-5次测量中,即可得到重复性极好的曲线拐点值,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拟合建模方法相比,不但可以减少测量次数,而且使露点温度值的自动检测达到了更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8.
999.
在原实验设计思想的前提下,研究了用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代替共沉淀分离铋实验中测定铋的马钱子碱分光光度法.使实验更安全简便,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00.
自1977年对聚乙炔掺杂获得成功后,人们发现很多高分子共轭聚合物都可通过掺杂而使其电导率大大提高,目前聚乙炔掺杂后的电导率已达到了铜的水平;由于聚丁二炔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结构,每个单胞内含一个共轭三键,且是唯一能获得大块单晶的高聚物,如果能对它进行掺杂而使电导率大大提高的话,将在制造有机半导体器件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可惜的是,至今对它掺杂未获得成功;这表明它有着不同于其他高聚物的掺杂机理.对于聚丁二炔的掺杂和电导,实验资料很少,理论模型还末见报导、本文在详细分析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第一次采用Green函数的方法,推导出了求掺杂(低掺杂)后的聚丁二炔的电导率的公式,并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实验事实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